“文明实践寨管家,服务群众每一家。”近年来,湄潭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县情实际,以统筹推进“三美共进、争做五个示范、奋力建设贵州最美乡村”为目标,创新服务形式、整合“寨管家”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平台载体,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推进“寨管式”文明实践新路径,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划分寨子定阵地
以村民组为基础,坚持便于组织、管理、服务及“一组一寨、一组多寨”原则,综合考虑居住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等因素,顺应民意、尊重民俗,把村民组划分成100—500人的乡村生活共同体并确定寨子名称,构建出规模适度、适应乡村治理需要的农村社区网格体系,一个寨子就是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就是一个服务群众的阵地,目前,全县已划定寨子1112个,采取“1+15+137+N”的模式,在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5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137个文明实践站基础上,建立了11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牢了有效服务阵地基础,实现了文明实践阵地县、镇、村、寨四级全覆盖。
选好“管家”定队伍
一名“寨管家”,就是一名志愿者,一个“寨管家”组织,就是一支“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每个寨子由镇党委选派1名镇干部担任“指导员”,村党组织选派1名村干部担任“包保员”,从有资历威望的能人、乡贤寨老中推选1名寨长担任“管理员”,从群众中推选N名“管事员”,形成“3+ N”“寨管家”小微自治组织,一名“寨管家”就是一名农民志愿者,就是一名红白理事会宣传员,督导员。目前,全县共推选“寨管家”成员4408名,其中寨长、副寨长1308名,管事员3100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1200余支,夯实了基层志愿服务力量。
结合需求定项目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1个志愿者牵头1个项目,参与多个项目,突出寨管家主导地位和“四管”职责,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突出乡风民风问题,确定政策宣传、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服务项目,实行寨长(志愿服务队长)包寨、志愿者包户的原则推进服务落实落地,确保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日常寨务和乡风民风问题有人管、管得好,打通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以“实践点”为单元,架设“天线”、传播声音,由镇派“指导员”学习领会党科学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融入群众身边案例再将其“翻译”为地方话、大白话或是土语,通过群众会、坝坝会、宣讲会等形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截止目前,今年共召开群众会1300余场次,遍访群众20余万人次,让党的声音传到每个群众传遍每个角落。
融合联动定机制
建立“寨管家”集中诉求会议制度,采取“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和分级分类处理方式,对能够直接解决的问题和诉求及时办理,不能直接解决的反馈至村,村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解决或呈报上级,有效解决了群众“事难办”的问题。将全县5826名指导员、包保员、“寨管家”成员下沉一线、织牢网底(其中:指导员811名、包保员607名、“寨管家”成员4408名),采取“1对1”“1对N”包保联系群众,在政策宣讲、公益事业、矛盾调处等方面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服务,使“寨管家”组织成为服务群众的前移阵地,激活了村民自治的源头活水。落实镇指导、村组织、寨参与,建立“寨管家”与“群众会+”融合联动、主题活动、运行保障、督查考核等机制,每月开展1次乡风民风评比、每月召开1次寨务会、每季度开展1次督促检查、每年开展1次考核表彰。县、镇财政按照每个户籍人口预算安排“寨管家”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解决“寨管家”队员误工补贴和长效运转。
整合资源保成效
(一)立足群众主导,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寨管家”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着力于社会末端平台,细化志愿服务单元,紧紧依靠群众、精心服务群众、有效凝聚群众,成风化俗,与beplay官网app 人,织就了一张密实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网络,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让群众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力量。
(二)紧扣五个示范、共建最美乡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有效发挥实践所(站)功能,做实做细做活“寨管家”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广泛开展“一清扫两处理两维护”(清扫环境卫生,处理垃圾、污水,维护水、路)等服务活动,践行“身边人干身边事”文明理念,逐步培养提升群众养成习惯和文明素养,美化农村住居环境,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面貌。
(三)突出示范引领,提升乡风治理成效。风成于上,俗成于下,抄乐镇“车不过十、礼不过白”beplay2体育官网 做法对乡风文明起着“标杆”示范作用,带头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治理农村陋习,惩治滥办酒席,抵制伤风败俗,树立文明新风,形成了“寨管家”带头示范,群众效仿遵守,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家风、乡风、民风和谐共生,上形下效的良好局面,“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和谐、幸福安康”的新风正气已蔚然成风。
(四)活动引领,提升群众幸福指素。“寨管家”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节庆、民风民俗等有机结合,创新开展“幸福农民主题月”“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等活动,广泛传唱“十谢共产党”,大力弘扬排雷英雄杜富国“让我来”的担当精神,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示范户评比选树,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寨管家’呀‘寨管家’,办事牢靠人人夸!”
这是湄潭县老百姓口中流传的顺口溜。“寨管家”是扎根乡村田野、凝聚基层群众、传播党的声音、淳朴乡风民风“群众身边不走”的农民志愿服务队伍。“寨管家”夯实了农村志愿服务力量,打通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最后一百米,让乡村山更清、水更蓝、民风更纯、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强,让乡村成为了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承载群众乡愁的精神家园。(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