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写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红水河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打造红水河“一二四”发展布局,以党建红、产业金、治理蓝“三色笔”为抓手,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以“党建红”为乡村振兴着本色,绘就“组织引领”新画卷
一是劳模精神引领“红色队伍”,点燃“红色引擎”。红水河镇始终坚持将弘扬劳模精神作为引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有力抓手,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卜小荣、“贵州省劳动模范”何明权为榜样,组织开展“弘扬劳模精神·建功新时代”“业务大比拼”干部上讲台活动,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扬劳模的苦干实干精神,立足岗位,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二是“双联”模式建强“红色堡垒”,夯实发展之基。一方面支部联动促振兴。组织村党支部与边阳镇董王村、油烟村和凤亭乡红光村、勤丰村4个村党支部开展“互学互建互促互进”支部联动活动,共学劳模精神,共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是党委联建促发展。联合广西乐业县逻西乡党委、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高新路街道等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结对联建谱新篇”活动,通过组织建设互促、党员互动、党建优势互补、结对帮扶互助等工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助力高质量党建发展再上新台阶。三是“三升三降”机制赋能党建考核,激发党建新活力。按照“实事求是、体现差距、拉开档次、激励争优”的原则,综合各村工作实绩和日常监测情况,逐村分析研判,将辖区内15个村分为A、B两个档级,以绩评分,以分定档,划分A级村7个,B级村8个,根据考核得分情况,采取“三升三降”方式,将A组后三名、B组前三名进行重新分类,不断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定责明责、知责履责。
“党建红”“执法蓝”联动开展普法宣传
以“产业金”为乡村振兴着主色,绘就“增收致富”新画卷
一是大青芒擦亮果品经济“金招牌”,激活产业发展“源动力”。红水河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具有夏长冬短的特点,借助自然优势,种植大青芒3700亩,通过整合各村集体经济资源,成立罗甸县灵韵河畔农业有限公司,帮助群众实现产销对接。2023年以来,大青芒产量达300余万斤,助力群众增收近500万元。二是艾纳香溢满“致富路”,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利用得天独厚气候优势,种植艾纳香4000亩,邀请农业技术员深入艾纳香种植基地手把手教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农户种植技术管理水平;引进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对艾叶进行统一收购后蒸馏制成艾粉并销售到药品加工厂,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精准化产业服务体系,鼓满群众“钱袋子”,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子”。2023年以来,艾纳香各项收入达1200余万元。三是绿色养殖释放生态“红利”,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依托山地自然条件,坚持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原则,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养殖生猪存栏2152头、牛1599头、羊6318只、鸡12万羽。2023年以来,绿色养殖收入858万余元。
群众查看大青芒结果情况
以“治理蓝”为乡村振兴着底色,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一是“网格蓝”自治强基,着力建设“和谐乡村”。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构建“一网统管”体系,坚持“‘蓝马甲’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把难题化解在网格,确保“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镇”。2023年以来,通过“网格蓝”模式解决难题100余件。二是“执法蓝”法治保障,全力打造“平安乡村”。邀请专业律师开展民法典“万人大培训”暨“法律明白人”培训,整合综合执法、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力量,开展“民法典”法治知识进村活动,提升党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村民小组组长、村民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三是“灵韵蓝”德治教化,全面构筑“文明乡村”。积极探索“一二四”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气候”牌,围绕全县“4S”旅居生活品牌定位,以贵阳市乌当区联系协作为契机,着力打造“三灵一韵”旅游品牌,循美·红水河民宿点燃红水河镇民宿经济,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特色品牌文明乡村建设。
一审:安玲玉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