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庆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建立婚宴办理场所、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着力建立婚宴办理场所,打造乡风文明“新阵地”。为解决群众办理喜事无专门场所的困难,全县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建设等方式,投入资金将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在子营街道梓桐社区、石洋湖社区,龙溪镇红军社区、敖溪镇胜利社区建设4个婚宴办理场所,共有使用面积达6000平方米,可满足群众喜事办理的需要,让沿街办理酒席的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滥办酒席的风气得到遏制。为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婚宴中心全面推行婚事办理需求服务,为办理酒席的群众提供场所、餐具、娱乐设施等设施设备,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让群众办理喜事不用愁。龙溪镇红军社区的乡风文明大礼堂通过“社区+公司”的模式,引进一家婚庆公司,开展婚礼主持、就餐、娱乐等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婚事办理的各种需求;敖溪镇胜利社区建设精神文明事务中心,并商议出台礼金标准的文明公约,减少了相互攀比,融洽了邻里关系。
着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约出乡风文明“新风尚”。全县各村居均通过将三日吉葬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并采取自治方式加强监督,有效巩固丧事简办、丧事一律不超过三天的成果。大乌江镇红渡村在村级和14个小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将严格推行自助餐“四菜一汤”修订入村规民约,所有能办理的酒席一律推行自助餐“四菜一汤”,餐具由村民委员会无偿提供,全村呈现出“厉行节约、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和美”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39个省级“村规民约示范村”顺利通过验收并命名。
着力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注入乡风文明“新力量”。为充分调动群众自我管理积极性,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重要作用,保障村规民约落地落实,余庆县充分吸纳村民组长、婚庆司仪、丧葬祭祀人员、退休干部(教师)、酒席总管等重点人群,组建镇村两级红白理事会。让群众既当落实者又当监督员,有效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目前,余庆县各地“红白理事会”义务开展村规民约执行监督、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宣讲等活动,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劝止滥办酒席行为20余起,义务宣讲30余场。形成家家户户仅限红白喜事才能办理酒席气,喜宴统一选在乡风文明大礼堂举办的良好风气,破除农村婚事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夯实家风村风民风基础,避免婚事相互攀高。(张璇)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