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一城文明风 满目幸福景
时间: 2023-06-02来源: 众望新闻

一城文明风 满目幸福景

  一座内外兼修的文明江城正在乌江边加速崛起

  初夏沿河,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夜晚灯光熠熠生辉……广场公园,到处都有孩童嬉笑的爽朗笑声,行走在县城大街,交通有序、花草葱绿、环境优美……土家山乡的文明底色更加靓丽。

  “城市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漂亮,生活也更加幸福……”说起城市的变化,居民纷纷说,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

  文明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近年来,沿河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配合铜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市面貌、市民素质、群众满意度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高位推动,共赴江城文明之约

  文明城市建设,关键在顶层设计;落实落细工作,上下“一盘棋”是根本。

  “努力把沿河建设得更加生态宜居,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质量。”本着这一初衷,沿河自治县成立以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12个工作组,由副县级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文明城市创建的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设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文明实践、巡查督导、宣传和氛围营造4个工作组,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担任组长,从乡镇(街道)、县直部门抽调20名精干力量具体办公,先后多次召开推进会,对文明城市创建进行动员部署,全方位推进创建工作。

  工作中,实行网格包保。将县城区划分为27个片区和145个网格,分别由27名县级领导和145个单位包保负责,实行“四级”网格包保制度和“一月一清单、二月一督导、三月一推进、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工作模式。

  围绕“四整治”“四提升”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对乡村环境美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创建、推进移风易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分别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下达任务清单。

  文明卫生创建工作周期长、任务重,需要一套高标准的考核办法来监督。沿河自治县组建2个督导组,围绕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分别对23个乡(镇、街道)、8个牵头单位和145个网格开展常态化督查指导,针对发现问题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落实。

  除此之外,还结合“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实行一月一专项治理。“目前我们已开展了‘文明餐桌’‘流浪狗’专项治理等行动,接下来还有‘无牌电瓶车’治理、‘出租车随意上下客’‘车辆违停’等等专项治理行动,从而推动形成群众更加文明、城市更加和谐的美丽沿河。”沿河自治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董道萍说。

聚焦民需,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23年4月27日,家住沿河乌江丽都小区的任明娥早早就和朋友来到人行天桥上。“今天是沿河第一座人行天桥开通,修得很漂亮,我们姐妹就约起来桥上拍个照,现在大家走起来很方便、很安全也很舒服。”

  任明娥所说的人行天桥,位于沿河县城光明街(河东农贸市场)与团结大道交叉路口,周边商业繁荣,行人和车辆较多,现在过马路再也不像往日一样穿梭于车辆之间,交叉路口车辆通行顺畅又安全。

  “通过充分调研,我们决定再在县城新建两座人行天桥,这不仅可以实现行人和车辆完全分离,还极大保障了交通的通畅和行人的安全,不仅方便居民出行,也能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感。”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猛说。

  古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文明城市创建同样如此。城市治理点多面广,要让每一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都彰显治理成效。

  县城管局办公室主任胡翔告诉记者,2023年4月以来,该局以“创文巩卫”为抓手,抢抓雨水季节,组织环卫公司对城区公园、道路绿地等进行补植补绿。4月下旬,已完成补植女贞苗6400株、小黄菊1020株、万年青110株、女贞球38株、红叶石兰球200株、桂花树20株、香樟树16株、玉兰3株、银杏树7株、榕树1株,当前正在组织实施团结大道绿化提升项目,推进绿化入地,合理搭配行道树,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胡翔说,接下来县城管局将根据季节变化,科学合理安排城市绿化养护作业,不断提高城区绿化景观效果和养护水平,为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

  2023年来,沿河城管局结合群众需求,对城区3个大型农贸市场进一步加大了管理力度,对部分功能区进行调整完善,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维护,督促运营公司认真履行职责。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颜值内涵不断提升……自“创文巩卫”以来,沿河对“脏乱差”现象、“行路难”问题、“牛皮癣”“蜘蛛网”难题、“马路市场”乱象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攻坚,着力在精准精细、分类施策、疏堵结合、常态长效上下功夫。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一直以来,沿河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重点,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领域及覆盖面,不断提高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为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营造浓厚氛围。

  目前,沿河自治县充分挖掘地方beplay官网app 元素,在乌江湿地公园、政府广场、红军广场、滨江大道、团结大道等地安装景观小品30余处,设置公益广告2000余幅。沿河正用厚重的beplay官网app 力量滋养市民的文明素质,用创新举措持续不断地培养市民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

  “小红帽”“红马甲”“红袖章”……在沿河县城,志愿者们活跃在大街小巷、居民楼道、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交通疏导、垃圾清理和文明宣传,用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沿河依托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主城区主次干道和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大力弘扬“好人精神”,以“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影响带动身边人,为文明创建工作赋予新动能,推动文明培育不断提质。

  与此同时,还在城区对车辆乱停乱放、乱闯红灯、行人乱穿马路、驾乘人员不佩戴头盔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治理曝光,进一步形成“文明城市创建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出台整治违规操办酒席办法,明确规定除婚嫁和丧事外,其他酒席一律禁止办理,并对酒席办理的申报程序进行严格规定,丧事农村不得超过5天,县城区不得超过3天,县文明委和各乡镇(街道)都设立专用举报电话,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提升监督实效。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调研,正在研究出台《自治县乡风文明促进条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深化2个全国文明村、4个全省文明乡镇、9个全省文明村和11个全省文明单位的巩固工作,推动建设乡风更加文明、民风更加淳朴、环境更加宜人的美丽乡村。

  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一个个日新月异的变化可看可感可触,一份份沉甸甸的创建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这些都展示着这个土家山乡文明城市创建的力度和温度。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让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如今,一座“内外兼修”的文明江城正在乌江边加速崛起。(众望新闻记者 肖咏)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

  1. 上一篇:万山:让垃圾分类从“时尚”走向日常
  2. 下一篇:黎平县:以欢乐beplay官网app 盛宴倡导文明新风
责任编辑:赵来睿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