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水果之乡”罗甸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脐橙、火龙果、蜂糖李、百香果等水果都在罗甸大地上遍开希望之花、遍结致富之果,成为推动当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有生力量。
说起罗甸水果产业,始终绕不过一个人。他36年的青春坚守,成为罗甸水果产业发展的“活化石”和“引路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使党徽在罗甸田野上闪闪发光,用使命与担当见证了罗甸水果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的全过程。从人见人爱的“小青年”,变成了树见花开的“张果老”。他就是罗甸县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副高级农艺师、县管专家、省科技特派员、精准脱贫攻坚农业服务专家张永忠。
1986年7月,时值罗甸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打造省级柑橘种植基地,急需引进高校专业人才。年仅20岁的张永忠刚从贵阳花溪农技学校毕业,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他毅然告别父母、亲人,离开了生活近20年的花溪老家,来到贫穷落后的罗甸县。满怀信心与期待,准备到这个未开发的热土上大干一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班就接到重大任务,需要到板庚开展三个月蹲点,动员群众发展脐橙种植。但是由于当地群众谁也不敢做“吃螃蟹”第一人,宁可种玉米也不愿种脐橙。初战遇挫的张永忠并不气馁,迅速调整示范地,在云干顺利开展了示范种植。
1996年,罗甸县将县农业局水果站和烟山果业场联合成立县果业公司,在全县范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由于张永忠科班出身、经验丰富,吃苦耐劳,公司基地建设的重任落到了张永忠的肩上。为了尽早把种植基地建设好,张永忠长期住在用几根木棒和帆布搭建起来的简陋工棚里,一个基地常常一蹲就是好几个星期。从土地测量到基地开挖再到种植技术指导等,他都全程参与。不到一年的时间,沟亭、关固、立亭、烟山、边阳等7个水果种植基地相继建成,总面积达3000亩。
张永忠行走在大山之间,用深深浅浅的脚印丈量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一年下来,他脚上的运动鞋走坏不下5双。
在县里的引导下,茂井镇康里村6户村民率先试种了150亩的脐橙。为确保种植规范,使试种一举成功,县里安排经验最丰富的专家张永忠蹲点指导。从茂井镇到康里村,8公里的山路蜿蜒崎岖,张永忠每次单边都要徒步走上两个多小时,到村里后吃住在果农家里。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传授技术毫无保留,帮助果农解决了很多难题,受到当地群众热情欢迎,很多果农的脐橙一旦发现病虫害,第一个想到的救星就是张永忠。张永忠俨然成了当地果农们的“守护神”。
在张永忠的悉心指导下,康里脐橙试种取得圆满成功。品相好、口感佳、甜度高的康里脐橙在全县几乎家喻户晓,成了当时罗甸高品质脐橙的代名词。不只康里尝到发展脐橙产业的甜头,2007年,张永忠在云干道角村推广脐橙种植同样取得了成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省农委果蔬站和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在罗甸城郊开辟了50亩试验田,通过对罗甸野生火龙果资源的普查、筛选及利用后进行选育试种,罗甸又一特色水果——火龙果也在试验田里悄悄酝酿,呼之欲出。
省里的水果专家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罗甸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生育期长,糖分转化积累多,造就了火龙果独特优良的品质和极佳的口感。
2007年10月,罗甸选取“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等优良品种,开始在八总、七一、新民和板庚等地推广种植,推广面积达1700亩。在张永忠的亲自指导下,一片片整齐划一、高标准的火龙果基地相继建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贵州遭遇罕见的大规模凝冻天气,“贵州最温暖的地方”罗甸也难以幸免。种下不到半年的火龙果苗刚要爬上支架,就被寒风冻死在半空,停止了生长。上天似乎要将罗甸这新兴的水果产业连同人们的希望一起扼杀在摇篮中。
“罗甸的环境不适合种火龙果!”“罗甸注定和火龙果无缘了!”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这次灾害中,全县1700亩的火龙果受灾面积超过了85%,上天无疑给了罗甸县火龙果产业一记重拳。但承担火龙果产业发展重任的张永忠并没有因此被击垮,他认为这是对火龙果生长环境和他自己的一次必要考验。
灾情发生后,他没有气馁,第一时间带领果办干部,深入各个基地开展调研,认真查找受灾原因。在核实灾情的过程中,张永忠意外发现云干道角村村民徐明勇种植的2亩火龙果竟然奇迹般无一受灾,细心敏锐的他立即意识到问题所在,原来这2亩火龙果施的都是农家肥羊粪,羊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较好地保护了幼苗免于被冻死。
张永忠在调查中还发现,栽种火龙果时间没有选择好也是导致受灾严重的主要原因,刚种下的幼苗抗冻能力差,秋冬种植是果苗受冻死亡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将火龙果栽种时间从原来的十月份调整到年初的三月至四月间。
弄清原因和想好对策后,张永忠草拟的受灾情况报告得到了省州相关部门的认可,同意继续就罗甸火龙果产业发展给予支持。
“当年如果不找出受灾原因,得不到上级支持,罗甸或许就与火龙果这一富民产业失之交臂啦。”正是张永忠和同事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引领着罗甸火龙果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2007年,罗甸火龙果荣获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荣获贵州农业丰收一等奖;2009年荣获贵州省农产品金奖;2014年1月,罗甸火龙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7月,罗甸获得“中国火龙果之乡”荣誉称号。
张永忠矢志不渝地坚守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站在水果产业发展的第一线,培育和见证了一个个水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当地的人们都尊称他为“张果老”。
多年来,张永忠先后主持了“罗甸县脐橙落果防治研究及应用”、“罗甸县哈密瓜示范”、“罗甸县火龙果新品种示范”等试验,积极参与“火龙果新品种紫红龙特性研究与示范推广”、“火龙果新品种黔果1号、黔果2号的选育和示范”科研项目;配合协调各个部门,成功申请获得罗甸县火龙果、脐橙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举办“火龙果产业发展研讨会”、“罗甸火龙果丰收节”、“贵州双果丰收节”等,并组织全县水果企业参加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广州农博会、云南农博会、成都博览会等各项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协助打造了新中盛、黄花寨、阳光果园、海升等农旅一体化标准水果观光园,为全县水果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青春不散场,奋进无终点。在张永忠领衔的罗甸水果产业工作部门的带动下,继柑橘、火龙果之后,新引进的哈密瓜、百香果、蜂糖李等水果相继试种成功,并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22.78万亩,建成精品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35个共4.2万亩,“一村一品”产业基地83个。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夯实产业基础,他先后获得黔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黔南州农业丰收奖二等奖、黔南州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被评(聘)为黔南州蔬菜果树专家、罗甸县县管专家、罗甸县先进科技个人、贵州省“三农”行动优秀专家、优秀科技特派员,2020年,他主持的《火龙果大数据深度研发应用》获黔南州创新项目评选一等奖……
如今,罗甸水果产业遍地开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罗甸成了名副其实“水果之乡”。现年55岁的张永忠也早已在罗甸这片土地上扎下深根,成家立业。他将和他的同事们继续在这片瓜果飘香的热土上,续写罗甸水果产业发展的一段又一段传奇。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