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志愿小组在进行堆肥操作。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供图
“我们将厨余垃圾收集起来,处理后做成堆肥,实现垃圾的‘再利用’直至‘变废为宝’。”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许海鸥说。据了解,北志协向万科公益基金会申请支持的“海岛零废弃行动探索:涠洲岛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自去年10月底启动以来,引领当地居民处理厨余垃圾和海岛绿植垃圾近200吨,产生有机肥20多吨。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进而产生恶臭。
以往海岛上产生的厨余垃圾只是随意处置,给岛内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科学处置厨余垃圾一直是北志协绿色环保小组的工作重心。
西角村“西纳民宿”是绿色环保小组建立和持续打造的堆肥示范点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环保酵素整齐摆放,环保堆肥箱露天运行,试验田里的蔬菜青翠欲滴,志愿者正在进行堆肥操作。许海鸥向记者介绍了厨余垃圾处理的具体流程,“我们会去收集海岛上的树木落叶作为干料,再去收集厨余垃圾,将它们像三明治一样一层层地铺好,让其发酵三个月,制作成的堆肥可以用来种植蔬菜。”
堆肥志愿小组日益壮大
一位环保志愿者告诉记者,推进堆肥示范点高质高效实施,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他们在海岛上成立了堆肥志愿小组,民宿老板徐小宸就是堆肥志愿小组中的一员。徐小宸说,她会把厨房垃圾进行分类,厨余垃圾放置时间不超过12小时,确保日产日清。“我还对厨房和下水道做了改造,将厨房废水直接排到地里,地里种出来的蔬菜再进厨房,实现良好的循环利用。”
此外,志愿者们积极与邻居交流、分享经验,堆肥志愿小组日益发展壮大,其中成员不乏像徐小宸一样的民宿老板。他们立足长久,力争实现涠洲镇环境整治与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相结合,试验出可良性循环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体系。今年以来,堆肥志愿小组开展了30多场关于海岛环保的公益宣传,进入校园为1000多名学生举办环保宣讲会,向全岛村民和民宿发放了5000个环保菜篮。
资源化走出新路径
堆肥示范点的空间面积有限,为积极探索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的路径和方法,绿色环保小组将眼光瞄向了几公里以外的生态园。“生态园刚进行开发的时候,园里丢了很多烂果苗和叶子,我们收集起来,堆放了三个月后,厨余垃圾与绿化垃圾发酵腐熟转化为了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环保志愿者们认为,与生态园合作是一个成功的尝试。“环保堆肥倡导循环管理,厨余垃圾处理后,再将其重新利用到绿化种植养护,还需要有一个出口。我们与生态园合作主要是解决厨余垃圾最终的去向问题。”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
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志愿者们堆成的有机肥不仅用于小基地里蔬菜和红薯的种植,还提供给海岛疍家生态园做试验,“有机肥种出来的红薯口感特别好。”徐小宸说。
记者了解到,自该项目启动以来,绿色环保小组带领全岛50多户民宿、单位和村民开展“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行动,处理厨余垃圾和海岛绿植垃圾近200吨,产生有机肥20多吨。如今,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机关食堂也将产生的厨余垃圾全部投入无害化处理。(记者 涂嘉瑜 见习记者 陈湘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