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常年位居全国“第一档”水平。图为涠洲岛一角。
广西拥有集“海、湾、滩、岛、湖、河、山、老、少、边、人文”一体的独特海洋beplay官网app 旅游资源。
近年来,中央和广西累计投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资金超30亿元,实施岸线、红树林、海域修复,努力打造美丽海湾。其中,2021年广西争取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资金9亿元,获批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图为广西沿海红树林。
坚持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的原则,大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图为广西滨海湿地。
着力推动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图为广西北部湾港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
加大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向海经济力度,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带动和支撑作用。图为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报告中多处涉及海洋,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对我国海洋事业的最新战略部署。
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是海上丝路重要枢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2021年两次视察广西时作出的“向海经济”系列重要指示,是国家站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对广西向海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明确的新要求。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嘱托,把大力发展向海经济融入广西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系统部署、高位推动,搭起了向海发展的“四梁八柱”。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区,如何充分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推动向海经济成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
自治区海洋局作出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海洋工作的方方面面,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海洋力量。
1 释放海的潜力 走出“最优曲线”
2018年至2021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由1454亿元增长至1828亿元,增长25.7%。2021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1828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占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1%。向海经济成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自治区海洋局明确,发展向海经济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沿着高质量发展这条“最优曲线”“最佳路径”走,进一步释放“海”的潜力,做好向海发展这篇大文章。
加快打造区域特色临海临港产业集群,促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向海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围绕陆海产业链整合,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优势,带动腹地特色产业向海开放发展。
坚持抓项目,真抓实干、奋力冲刺,确保2022年向海经济三年行动完美收官。同时抓紧谋划启动新一轮向海经济三年行动(2023—2025年)。深入实施“海企入桂”招商行动。
针对广西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不足的难题,积极谋划、多措并举,全方位拓展海洋蓝色发展空间,在生态优先、应保尽保的前提下,从横向通过优化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在存量上挖掘利用潜在的海域空间资源,通过调增国土空间规划海域范围,在增量上扩充绝对海域空间资源;从纵向创新用海方式,建立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制度,推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用海效率。
引导和支持开展海洋产业、海洋药物、绿色粮仓、海洋牧场、海洋装备、海洋种质资源等海洋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为核心,联合区内外科研力量,建立海洋领域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推动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向海经济研究基地和向海经济智库。持续推进海洋科技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广西海洋研究机构。实施数字海洋工程,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新方式,实现海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共享共建。
加快构建向海经济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对向海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调度,实现对向海经济规模、结构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量化展示。积极推进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为向海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深入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大力度推进定点帮扶村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打造更多特色富民产业,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要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服务国家发展 加快构建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广西辖区内与海岸线最远的直线距离不超过500公里,总体上都属于沿海地区。
自治区海洋局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要抢抓用好政策窗口期,以更大力度服务保障一批西部陆海新通道项目建设,助力广西早日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着力推动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和向海经济产业群,促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真正通江达海、向海图强。
要更加积极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接受大湾区辐射、承接大湾区产业、对接大湾区市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两湾联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沿江省份在北部湾经济区共建经济园区、出口加工基地,发展沿江临港产业。坚持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优先方向,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加大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向海经济力度,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带动和支撑作用。
同时,用好用活RCEP生效实施重大机遇,持续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不断增强中国一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活力,加强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交流合作。
3 坚持绿色生态 实现更大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广西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常年达90%以上,连续8年稳居全国前三名。全区自然岸线保有率达37%,高于国家管控目标2个百分点。广西这片海是全国近岸水质最洁净的海域之一。
广西海洋部门始终坚持“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不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生态始终成为广西向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保护优先、节约利用、陆海统筹的原则,严格实施海岸线分类保护制度,编制好省级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大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动全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组织实施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和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支出计划。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和绩效考核指标。
建立完善beplay2体育官网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灾害预警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海洋生态服务价值监测评估工作体系,为实现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科技用海和生态用海提供决策依据。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自治区海洋局将立足职能优势保障项目建设全过程,对项目施工期区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河口等敏感生态系统进行海洋生态风险评估审查,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构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海洋灾害风险防控等提出意见、建议,为平陆运河建设筑牢蓝色生态屏障。
依托自然资源部支持,借鉴国内外蓝碳项目开发案例,自治区海洋局还将继续以保护区和修复区为主体,根据相关碳减排签发标准和方法学,开发蓝碳碳汇项目,开展蓝碳交易,推动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持续实施广西北仑河口碳储量调查评估工作,掌握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情况和潜力。
4 加强海域监管 维护国家安全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增加,海洋安全问题日趋严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自治区海洋局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立足职能职责加强海域海岛监管,做好风险预测和防范预案,持续推进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持续加大对重要自然岸线区域的巡查和疑点疑区海域使用的核查力度,持续开展护海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用海、用岛以及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等行为,织密织牢监管执法巡视网,为广西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加快推进广西海洋维权执法综合保障基地、广西海洋执法信息平台等设施与装备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海洋行政执法业务培训,提升全区海监系统海洋行政执法能力水平。统筹推进集监管立体化、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于一体的现代海洋管理体系建设,形成统一高效的联合执法体制,维护海上安全和海洋生产、海洋交通、海域使用管理的良好秩序。
扎实开展海洋观测预警预报,认真做好预警预报信息发布、落实值班会商等工作,确保各类预警预报高效准确。加强海洋灾害风险防控与调查评估,积极开展赤潮灾害应急演练,加大防灾减灾宣传,不断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记者贺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