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明网
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首页>镇街动态>文明播报
“小分类”撬动微治理,东莞乡村靓起来!
发表时间:2023年10月30日 来源:东莞文明网 字体:[][][] [关闭]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停车位,精致的公园……近年来,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东莞彻底扭转了垃圾积存、污水横流等“脏乱差”局面,城乡环境尤其是村(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当干净整洁成为常态,美丽时尚成为这座城市的更高追求。近年来,为了推动城乡面貌由干净整洁向美丽时尚迈进,东莞按照《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莞香花”行动方案》要求持续推进垃圾分类走进村(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机制激励、便民改造等方法,让人心聚起来、垃圾分出来、乡村靓起来。

党建引领

  让人心从“几根线”到“一股绳”

  “大爷,我跟你说说这垃圾分类的好处。”

  “阿姨,这垃圾应该放这个桶。”

  最近几年,清溪镇盛和雅居小区出现了这样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专职引导员,他们定时守候在桶边,耐心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由排斥反对转变为理解支持。在小区居住多年的彭女士说:“他们有责任心,态度也很好,我们更愿意支持垃圾分类。”

  点多、面广、人杂是村(社区)垃圾分类的难点所在,如何凝聚各方力量是关键。

  近年来,东莞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同抓共管、同频共振,把社区党员、居民群众、职能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今年9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还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印发《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党员“双报到”工作内容。

  在一系列的号召和指引下,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垃圾分类主题系列活动,既是引导垃圾投放“指导员”,又是给居民讲解科学分类知识的“科普员”。

  以清溪为例,该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镇委书记任镇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构建了党组织、村(社区)、服务企业、志愿者、居民代表“五位一体”的基层工作推进机制。为了充分发挥这股红色力量的作用,清溪还协调盛和雅居、碧桂园等小区各组建了一支党员引导员专职队伍,帮助住户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热情。

机制激励

  让群众从“要我分”到“我要分”

  在茶山镇博头村,垃圾分类正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清晨,周边的商户以及居民纷纷前往垃圾收集点投递垃圾,以垃圾分类积攒的积分换取礼品,不到上午九点,垃圾收集桶便已接近“满负荷”状态。看见这般景象,村委会有关负责人乐呵呵地说:“这得益于我们实行了积分兑换奖励机制,以前大家不愿意分,现在排着队分”。

  从“要我分”到“我要分”,考核激励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东莞坚持奖惩并举,一方面,每季度开展垃圾分类评估,全面客观评价“条、块”两个维度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通报讲评,对落后单位进行分层分级约谈,查找短板、研究对策、督促整改。另一方面,探索积分兑换、星级评比等行之有效的奖励方法,调动居民分类投放积极性。

  除茶山博头村以外,这样的积分兑换也在众多角落流行起来:石龙镇中山东社区积极开展“绿色兑换”活动,鼓励小区居民用家中闲置的旧物兑换绿植盆栽或其他物品,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清溪镇土桥村打造“垃圾分类绿色小屋”,群众凭投放垃圾所获得的积分即可兑换心仪的生活用品,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热情高涨……积分兑换,虽然兑换的只是洗衣液、纸巾等日常生活物品,但却在村(社区)这样的熟人社会里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心理。

  以村(居)民自治赋能生活垃圾分类,东莞还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内容及村规民约条款,引导村(居)民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定。在社区协商方面,出台地方标准《东莞市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规范》,将垃圾分类列入协商内容,引导各村(社区)通过协商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相关问题,推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在相关制度的引导下,众多村庄已把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制定垃圾分类“红黑榜”,并与村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比等挂钩,切实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居民区垃圾分类实效。

便民改造

  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习惯

  让居民心中的“麻烦事儿”不再麻烦,还得提升垃圾投放的便利性。据市垃圾分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东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原则,设置分类投放设施,已在开展垃圾分类的居民区配备了2350个具备照明、洗手、破袋、擦手的分类投放亭;另外,还根据生活垃圾属性,设置了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1280个、废旧纺织品回收箱4600个、有害垃圾专用回收箱900个,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部分村(社区)还向居民派发小型家用垃圾桶,引导大家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在横沥镇张坑村,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小型分类垃圾桶,在村子转角处还设置了分类垃圾亭。如此细致的分类,大家还会觉得麻烦吗?村民王女士说:“垃圾分类后,垃圾少了、村庄变干净了,我们住得也舒心,而且在家门口就可以分,有时还有保洁员上门指导,不会的很快就学会了。”

  功夫花下去,成效提上来。数据显示,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示范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东莞目前已实现城区片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稳步推动28个镇60%以上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初步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助力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垃圾分了,环境靓了,村子美了,如今,垃圾分类从基层治理难点成为撬动基层治理的有力支点,其催生的“共情感”,正在不断地转化为社会“共治力”。

责任编辑:李 达燊
回到顶部
相关报道
热点新闻
> 更多
·环卫30年,与东莞共“城长”
·“公约热词”看文明|细微之处见公德,莞邑大地盛开“文明花”
·“公约热词”看文明 | 和谐绘就幸福底色!推动东莞与千万人口“双向奔赴”
·2023年东莞“新时代好少年”正式候选人名单公示
·“公约热词”看文明| “友善”深刻构筑起千万人的精神气质
·“公约热词”看文明 | 相守相护 千万人口汇聚东莞共建共享新时代文明成果
·“公约热词”看文明|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东莞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
·“公约热词”看文明|千万人的“相聚”,也是千万颗心“相聚”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 更多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作品征集展示
·中央宣传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启动
·李书磊集体会见中国-中亚政党对话会外方参会代表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beplay官网app 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
·万江:万象“耕”新,共筑振兴
镇街动态
> 更多
·超800份爱心早餐送达!莞城开展慰问活动致敬“城市美容师”
·一份爱心早餐,送到千名道滘“城市美容师”心坎上!
·石碣开展致敬“城市美容师”爱心早餐派送活动
·“公约热词”进企石出租屋,倡导租户讲公德守文明 !
·360名长者欢聚一堂吃大餐!谢岗镇南面村持续为老年人幸福加码
·厚街为环卫工人送上3000多份爱心早餐
·道滘这辆便民“大篷车”太暖啦!
·暖心又暖胃!塘厦为2459名环卫工人送上爱心早餐!
地方文明网站
中央文明办主办 东莞市文明办承办 东莞时间网制作维护
备案号:京ICP备06033490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