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明网
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首页>镇街动态>文明播报
东莞深入推进“2022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取得实效,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02日 来源:东莞文明网 字体:[][][] [关闭]

  今年,东莞成功蝉联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实现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六连冠”。在此过程中,东莞加快推动法治东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新路径。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在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民群众对法治需求日益增长,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法治建设亦被赋予更多内涵。为落实中央和广东省法治建设决策部署,今年,东莞首次推出“2022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践行法治为民理念,推动法治建设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目前,东莞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即将交出“答卷”。近一年来,统筹组织、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聚焦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发力,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立法先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今年1月5日,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东莞成功晋升全国第15个“双万”城市,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莞谋划全领域加快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高标准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为此,东莞努力将法治建设转化为护航经济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生动实践,进一步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护航赋能。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强化党建全面引领基层治理,优化提升社会治理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全面依法治市实践,聚焦加强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加快政府规章立法,修订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蹄疾步稳,激越向前,法治护航创新提速。今年4月8日,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发布本年度立法计划公告,包括提请常委会审议的法规案4件、预备项目7件。《东莞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列入常委会审议的法规案。

  东莞将加强文明行为、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立法,列入“2022年东莞法治建设十件实事”之首,全面厚植社会治理土壤,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东莞已连续五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本土特色。不过,各镇街依然存在有关文明行为制度分散零乱、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东莞力图通过立法形成全市“一盘棋”统筹,加快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在制定中。东莞制定这项法规将巩固和深化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

  提高文明行为素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都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组成部分。东莞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企业数量庞大,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过去五年,东莞投入超过700亿元推进治水攻坚战,新建污水管网1.3万公里,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08.5万吨,完成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和641条内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成效显著。

  站在“双万”新起点,东莞把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更为突出位置,推动全市人居环境高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今年,东莞重点继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全市环境安全,为全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说:“东莞适应环境治理新要求,制定《东莞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加强环境治理的法律手段,提高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工作的力度,规范零散工业废水管理。”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东莞以立法先行,作为破解社会难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围绕中心、聚焦民生、选准切口,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法治工作,积极回应广大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需求、新期待。

法治保障护航营商环境优化

  迎着朝阳,城市活力满满的一天开启。在城市CBD,一座规模巨大、设计时尚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一座地标性智慧型政务服务大厅。

  这里是全省进驻部门最全、进驻事项最多、综合窗集成最高的办事大厅之一,也是东莞创新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样本。在市民服务中心,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务让人眼前一亮。“指尖政务”优化流程,让市民从政务服务改革中增强获得感。随着工作人员点击鼠标,模块化的办理模式立即呈现,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东莞“一站式”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正是得益于多措并举的扎实基础、创新探索的带动作用。当前,东莞大力拓宽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深入推进“全市窗口通办”、推行远程“视频办”,提升“莞家政务”自助终端的普及度和易用度等,加快提升企业群众异地办事便利度,见效明显。

  标准化建设,使政务服务更智慧更便民。今年3月,东莞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为契机,迅速印发《东莞市2022年政务服务全域标准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实现1284个政服务事项全市通办;与各业务部门互联互通,实现2739个事项可全程网办;推动50个事项“视频办”、1879个事项“免证办”、312个事项“容缺办”、102项“一件事”一次办,政务便民程度进一步提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在东莞得到很好的诠释。东莞素有“世界工厂”之称,是一座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外企众多。全市有近3万家外资外贸企业,2021年外贸进出口突破1.5万亿元大关。东莞出真招、下功夫,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于东莞而言,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双万”城市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为支撑制造业更优发展,东莞着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今年5月出台2.0版“技能人才之都”系列政策。在此之前,东莞作为全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先行地,不断提升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今后五年,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法治建设为重要路径,东莞不断完善护航优化营商环境机制,接连出招,推进许可“即来即办”改革,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扩大工作许可有效期,实现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不见面”审批,建立快捷高效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机制等。

  法治化环境建设,切合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为东莞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为焕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驾护航。

文明执法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11月22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布一批免罚清单,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让城市管理工作充满温度,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在法、理、情中找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最佳平衡点,是近年来东莞城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东莞城管先行先试,在全省首创“小微执法”工作模式。

  “推行‘小微执法’工作,核心是坚持服务为先、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理念,突出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城市秩序的共建共治共享当中。”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宣传科相关负责人说。

  东莞城管推行“小微执法”工作模式,公布一批免罚清单的措施,是东莞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的缩影。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直接影响群众对公平、正义、法治的信心。东莞对行政执法升级与优化的需求愈加凸显,着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大势所趋。

  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路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东莞法治建设迈出有力步伐,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持续提升。东莞制定出台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工作方案,推动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beplay官网app 市场等民生领域发布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对符合政策导向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可给予合理的执法“观察期”。

  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健全行政应诉监督考核机制,是东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东莞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全力实现“应出尽出”,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府院协调联动,解决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存在问题,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为;压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责任,全面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质效和出庭应诉率;健全行政应诉监督考核机制等。

  行政复议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为推动行政复议促进行政执法水平提升,东莞通过多形式多渠道,通过开设复议接待窗口、开通复议咨询专线、在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咨询受理点等,实现了当面、邮寄、受理点多渠道的申请模式。

  随着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推进,东莞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蓬勃发展注入动力。通过一系列举措规范行政执法,东莞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高,法治政府建设逐步深化。

公共法律服务助力社会和谐

  9月29日,石碣镇异地商会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在湖南益阳商会办公场所揭牌成立,将全面提高异地商会调解的组织建设水平,便捷高效化解异地商会会员企业各类矛盾纠纷。

  10月,东莞市司法局虎门分局、虎门镇人大办依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全镇首个“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代表们结合村规民约、乡土风情,采取多样的方式方法,让群众在调解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一批调解工作室不断涌现,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东莞不断探索人民调解组织在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的深化,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其中,促进纠纷源头就地化解,通过诉调对接机制调解案件成功率达到50%以上,积极创建50个诉源治理示范社区,并加强重点领域纠纷化解,与相关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

  东莞还在市民服务中心筹建东莞市法务中心,将调解全流程贯通起来,构建形成纵横联动、开放融合、集约高效的纠纷解决网络,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

  如果说调解工作室的成立,是东莞推动法律服务血液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那么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则是东莞深化基层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载体。

  目前,全市共有54个村(社区)成功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其中9个村(社区)获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东莞通过深入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促使乡村治理水平、群众法治素养不断提高,村居环境明显改善,尊法、守法、学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这套文具很有创意,将普法吉祥物图案融入文具中,让大家在使用文具同时学习普法知识。”今年9月开学第一天,长安镇的孩子们收到了“长安法宝”法治文具,喜上眉梢。“长安法宝”连续第8年亮相该镇的开学仪式。

  长安司法分局负责人介绍:“精心创设‘长安法宝’一组普法吉祥物,由‘司司’和‘法儿’两个卡通形象组成,吉祥物以古代象征公正廉明的独角神兽‘獬豸’为创意核心。这套文具有效结合青少年学生学法特点,增强中小学生学法趣味性。”

  这是东莞加强分层分类精准普法的剪影,通过积极搭建普法桥梁,丰富互动形式,加强校园精准普法宣传,促进青少年更好成长。

  东莞分层分类精准普法,不仅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持续深化“校园法苑”建设,探索“地校联建”及特色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模式,而且对1000家中小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等,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在全市打造33个以上“平安beplay官网app 建设”项目;各镇街(园区)组建不少于1支“专业+志愿”的平安beplay官网app 宣传团队;打造一批平安beplay官网app 优秀企业;完成创建71个平安住宅小区、1万栋平安出租屋……一连串目标凸显今年东莞在加强平安beplay官网app 建设上的真抓实干。

  为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东莞开展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进基层工作,落实每个村(社区)培养3名“法律明白人”。同时,强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措施,推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快援,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法者,治之端也。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今年,东莞通过落实法治建设十件实事,谋篇布局、立柱架梁,做强“依法治市”,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时代,随着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东莞持续加快完善法治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赋能。朝着“打造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目标进发,东莞全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可期。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李 达燊
回到顶部
相关报道
热点新闻
> 更多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东莞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
·东莞新一线城市形象不断凸显
·文明东莞再添新誉!
·东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实做强
·东莞各镇“莞邑百姓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来了!
主题活动
更多>>
文明播报
> 更多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作品征集展示
·东莞开展2022年宪法宣传周暨东莞市第一届法治beplay官网app 节
·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东莞“莞邑百姓宣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生动
·全国排名上升7位,东莞靠什么吸引95后人才?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沉浸式情境宣讲学习……东莞各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很走心
·广东: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最后一公里”
·东莞:文明创建显成效 文明气息日渐浓
镇街动态
> 更多
·黄江镇公示35户“星级文明户”
·虎门实施“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筑牢出租屋疫情防控网
·颜值、气质双提升!黄江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改善市容市貌
·东城:打造“家beplay官网app ”,提升员工幸福感归属感
·东莞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企业思政课走进樟木头
·东莞市文明实践五色花计划——精品课程进基层活动走进罗沙社区
·为“打工人”赋能!东莞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思政课在万江开课
·东莞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企业思政课(中堂专场)举行
地方文明网站
中央文明办主办 东莞市文明办承办 东莞时间网制作维护
备案号:京ICP备06033490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