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转眼又是十年。十年接续奋斗,东莞已跻身千万人口城市和“万亿GDP俱乐部”,经济社会获得全面发展。
在这幅徐徐铺开的靓丽画卷当中,民生无疑是亮眼的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持之以恒推进学位、医疗床位、停车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五位”建设,将实事一件件一桩桩办到群众心坎上,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稳基础,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
毕业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文天,在大学时就了解到了东莞,于是很早就决定要到这座城市发展。
去年,东莞人社部门组织企业开展的一场校园招聘助他开启了这段新的旅程,不仅找到了工作,还结交了一群好友。他开心地说:“庆幸没有错过那场校园招聘,在这里,我有更多的收获。”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为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十年来,东莞不断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大礼包”,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助力像陈文天这样的就业者在追梦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稳就业,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是重要方面。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就业成为了稳住生产的关键一环。东莞聚焦高校毕业生群体,启动了“莞邑启航、逐梦湾区”就业创业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达到99.27%,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同时,聚焦农民工等群体,开展“一对一”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运用村民车间、社区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稳就业,还需要优化就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锚定从“有业就”晋级到“就好业”的目标,东莞多年来坚定不移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覆盖技能人才培养全链条、全过程的“1+10”政策体系,让更多有志向有理想的工作者通过“技师工作站”等平台提升技能、实现更好发展。
通过发放一系列就业政策“大礼包”,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携梦而来的劳动者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岗位,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以“十三五”期间为例,东莞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目标值3%以内,1.0、2.0版“促进就业九条”相继出台,9.07亿元就业创业补贴惠及94.9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5.34万人。
强供给,教育扩容提质成效显著
金秋九月,锦瑟华年,从规划开始就受到高度关注的松山湖未来学校迎来了首届初一、高一新生,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整洁的宿舍、功能齐全的体育馆等展示了教育高质量水平,也让广大家长眼前一亮。
像松山湖未来学校这样环境优美、教学先进的校园,在东莞还有很多。优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背后,是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红利持续释放。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强烈的教育需求,东莞全力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出台系列教育“慧”民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变化有目共睹。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全面放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入户条件放宽以及城市吸引力的不断提升,东莞近年人口规模、增速发生了新的变化,进而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东莞推出了从2020年开始的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举全市之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有效推动了学位的增加。
光解决学位问题,还称不上“好教育”。东莞在教育学位扩容、公平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校质量的提升。围绕教育提质,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品牌学校培育,激励中小学名校开展集团化办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与中国教科院合作高标准筹设未来学校,深化推动“莞式慕课”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了全市教育内涵品质的全方位提升。
明亮的教室里,教学设施日益完备,传来琅琅读书声;宽阔漂亮的操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灿烂的笑脸是学校最美的风景;三尺讲台上,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氛围活跃又融洽……通过教育扩容提质,广大群众期盼的美好教育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
优服务,医疗养老实现双提升
除了“好就业”“上好学”,人民群众还期盼看病更方便更实惠。为有效破解一直以来困扰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东莞大力推进健康东莞建设,促进了公卫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加快扩容提质、基层医疗优化升级。
让看病更方便,自东莞先后高规格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市中医药大会,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建设多所区域中心医院,引进高等院校签约共建,促进镇街医院转型,推动社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让看病更实惠,东莞还聚焦群众医保服务的堵点、痛点、难点,深入医保重点领域改革,除“医保电子凭证推广”“降药价”之外,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升医保待遇水平、异地就医结算、医保管理服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
不断加大建设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还有东莞的养老服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市政府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东莞市养老机构资助办法》《东莞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东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与行动方案,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了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了老年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需求。
在停车位建设方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多渠道加强停车位供给,已成功推动市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场等一批停车场投入使用,缓解部分公共场所的停车难题。与此同时,东莞各镇街多举并进,盘活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系统推进辖区停车资源的精准供给,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问题。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十年前,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东莞做出庄严承诺,投入真金白银,坚持真抓实干。十年后,这样的承诺化为了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
(来源:东莞+记者 张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