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广东大族粤铭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只见技术人员操控激光设备,在钢板上雕刻图案,伴着飞溅的火花,短短3秒,一个“V”字手势造型就被切割出来。
去年以来,大族粤铭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破解了工业互联网、激光钻微孔等前沿技术难题,为公司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今年,大族粤铭参加科技局组织的跨省引才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与高校的合作,将与电子科大共建研究生工作站。
回忆西南招才之行,公司副总经理王军说:“要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制造业。通过项目合作,把人才培养出来、留下来,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
破解前沿难题,开拓发展空间
最近,大族粤铭一层楼的员工宿舍正在重新装修,将多人间改造成双人间,设施提升、环境升级。为什么?为了让新引进的研究生安居乐业。
大族粤铭引进研究生,要从去年说起。当时,公司参加科技局组织的一场活动,认识了电子科技大学的郭磊教授,双方在工业互联网研究领域相谈甚欢,一拍即合。
郭磊派了五名研究生来到大族粤铭,双方共同推进项目,培养人才。经过一年多的攻关,预计今年8月,这个工业互联网第一阶段的系统将推向市场。
王军介绍,如果没有工业互联网,激光设备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没有互联互通。他们新研发的应用于激光加工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实现对激光设备的一系列功能升级:整合设计资源,客户可在云端找寻加工图形方案;实现交互设计,北京和东莞的设计师可以协同配合;打通了材料端,切割工艺可随时调用;打通设备端和客户,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对企业而言,这个系统将促进大族粤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对行业而言,这个系统为激光设备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另一项新突破是激光钻微孔技术。
在芯片制造领域,芯片堆叠后的基板散热是一个行业难题。大族粤铭和电子科大合作,研究在陶瓷基板上堆叠芯片的激光钻孔技术,将微孔的孔径控制到非常苛刻的尺寸之内。电子科大派来研究生,与企业共同研究,努力突破这个卡脖子难题。
最近,在科技局组织下,大族粤铭相关负责人前往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举办激光应用的专题讲座,与校领导、师生深入交流,并与电子科大签约共建研究生工作站。
“时间有限,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王军说,以前企业和院校的合作是项目制,项目做完人就走了。现在不一样,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在高校教学考评制度和企业实践需求之间求共赢,长期合作,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将成为企业真正的财富。
与互联网大厂抢人才
年轻人不愿进制造业企业,这是困扰很多企业负责人的难题。
在西南招才之行中,王军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与某校一位计算机学院的教授沟通,希望引进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博士人才。但这位教授告诉他,学生还没毕业时,就被很多互联网大厂以高薪抢走了。
大族粤铭是国内非金属激光加工领域的设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去年公司产值超过6亿元,公司业绩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但大族粤铭在招引人才上仍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是欠缺软件、控制、视觉等领域的高端研发人才。
王帅是新疆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去年10月,在导师郭磊教授推荐下来到大族粤铭,研发基于激光加工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他在系统的软件开发架构上,能够独立承担大量工作,获得王军等企业导师的赞赏。
王帅说,他的同学们在找工作时,更倾向于互联网大厂,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制造业企业不了解,没有接触过像东莞这样浓厚的制造业氛围。他说:“相对于去互联网大厂做一些边缘岗位,我更愿意在制造业企业从事核心研发岗位,锻炼自己的研发能力。”
这次与电子科大签约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就是大族粤铭主动出击、争抢人才的举措。
近期,电子科大的校领导将来访大族粤铭,沟通研究生工作站的共建方法。双方将结合企业需求和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在激光设备核心器件领域加大研发,在新能源汽车、芯片封测等新兴行业投入力量,让研究生培养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实践的最前沿。
(来源:南方+记者 吴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