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一个引才网络、一张引才地图、一套引才政策以及一系列引才活动的协同发力下,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尊才爱才、宜居宜业氛围日益浓厚。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引才号角的东莞,正通过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等举措,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聚集新高地。

近日,松山湖管委会新修订的《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引起港澳创新创业人才的广泛关注。由香港青年创立的松山湖创龙智慧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以研发不同类型的增强现实方案为核心业务。近三年来,该公司跟多家东莞企业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公司总经理覃小燕表示,最新修订实施的《实施办法》设立了项目启动资金奖励、快速成长奖励、发展成效奖励,通过评审后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另外还设立实习补贴,支持港澳籍在校生或港澳高校内地学生到园区企业实习,最高每人每月补贴2500元。这些新举措将有助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政府最近也出了一份新文件,对港澳企业的一些补贴我觉得很好,其中有人才引进,其实我们去年年底的时候,在香港那边有招一批大学生,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松山湖人社分局副局长冯淑敏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手段和措施,让港澳青年可以在松山湖安居乐业。”
除了松山湖,近日,滨海湾新区也出台了《关于支持港澳人才在滨海湾新区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从8大方面对港澳人才创新创业给予全方位支持,全面优化提升港澳人才发展环境。其中,港澳人才可最高获得奖励达31万元+15%个税优惠;港澳人才创业企业可最高获得约2800万元。
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深谙引才育才良好格局的形成需要久久为功,近5年,全市累计投资50亿元,用于优化提升人才创新创业、安居乐业、医疗健康、子女入学等服务保障。在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团队等形成的“强磁场”下,截至2022年1月,东莞市人才总量达258.4万人,稳居全省第三、地级市第一。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达18.3万人,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我本人也是从北京过来的,然后来到松山湖这边。”广东美卡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徐源盛表示:“确实感受到这边的科技氛围和人才氛围,都是很不错。尤其是跟我年龄相仿的这种年轻人,大家都会愿意来到东莞。”

东莞不仅是梦想之城,更是宜居之城。过去五年,东莞城市品质内涵实现显著性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明显提高,魅力小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串珠成链,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让城市吸引力日益增强。

迈入新征程,东莞新的人才强市“作战图”已擘画完毕,蓄势待发。根据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未来三年,东莞将力争引进10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团队,选拔300名博士研究生专业人才进入机关、学校、医院、科研单位以及重点民营企业,引进培养6万名硕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5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进入社会各领域,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为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聚集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