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25日起,东莞出现新冠疫情本土病例,疫情防控再次面临考验。在疫情面前,普通市民应该怎么做?2月27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情况,发现一些公共场所防疫意识有所松懈,部分市民存在不戴口罩或佩戴口罩不规范的情况,也有一些经营者对测温、验码工作有所放松。
战胜疫情,少不了每一个市民的参与。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自觉戴好口罩,遵守防疫规定,才能战胜狡猾的病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戴好口罩,为东莞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场走访
部分市民群众防疫意识不足,没戴好口罩
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汇一城购物中心,看到大门口一张桌子上放着测温枪、公共场所通行打卡二维码,还立着请佩戴口罩等温馨提示,并有专人测量体温及负责签到打卡。随后记者在商场内停留半个小时,发现有32人未佩戴口罩。一些市民进入大门后就将口罩拉下去,有的在点餐,有的在四处闲逛,更有一家三口均未佩戴口罩,而三人在离开时,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才缓缓从裤子口袋中掏出了口罩戴上。
在三楼的一家儿童游乐场门口,记者看到门口摆放着防疫提醒牌和二维码,但并无工作人员值守。
“请佩戴好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自觉接受体温测量,谢谢您的合作!”在永旺超市入口处,原本宽敞的门口已被栏杆隔成了两个分开的进出通道,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值守,顾客进入商场,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测体温一个都不能少。记者在该商场入口处停留观察了一会,就看到有几位顾客因没戴口罩被工作人员拦在门外。
家住稻花村的李女士戴着两个孩子在门口等候,他们一家四口因忘记戴口罩,被拦在了门外。只见李女士一直在安慰旁边的孩子说:“我们忘记戴口罩了,不能进超市,等爸爸去车上拿了口罩我们再进去,不要着急。”
李女士告诉记者:“我觉得这样很好,不管是戴口罩,出示健康码,还是测体温,我觉得都很有必要。我刚才进入商场的时候也看到有两位顾客因没戴口罩不被允许进入,这让我觉得很安心。”记者也采访了部分市民,基本上所有市民都对商超实行的这些疫情防控措施持支持态度。
电影院人流量较为密集,也是重点防疫场所之一。在橙天嘉禾影城,记者看到前来观影的市民虽不是很多,但是必须要进行测温、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等环节后,才可以进入观影大厅。
影城负责人介绍,影城每天开业和结束营业时都会进行全面消杀,也会对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登记检查。此外按照最新防疫要求,目前每场电影的上座率均不超过75%。
“东莞的一些影院、超市等公共场所防疫措施挺到位的,亮码、测温,要求佩戴口罩也是很正常的,防患于未然,现在是防疫关键时期,认真点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前来观影的市民袁志锋说。
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市汽车总站,在售票厅进站口贴有旅客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才能进站的标识。一名旅客因为没戴口罩,被工作人员拦在外边。
“按照要求,现在进站都必须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并且戴口罩,体温正常。”门口值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走进候车室,只有三五个乘客,大家都能戴了口罩。随后记者来到汽车总站公交落客区,看到大部分乘客都能戴好口罩,也有个别乘车将口罩拉下来,还有些在现场吸烟,旁边的水果店里,一名工作人员也没佩戴口罩。

在东莞市民艺术中心,所有的演出活动从昨天起已经全部暂停了,只有非遗展览馆还在对外开放。记者来到非遗展览馆,值班的工作人员要求测温、验码、打卡才能进入,防控措施落实比较严格。
在东莞图书馆,门口的工作人员也要求出示健康码、测温、戴好口罩才能进入。走进图书馆一楼的自习室,可以看到大部分学习的人都能戴好口罩,只有个别人未佩戴口罩。在三楼的借阅室,一些人在里面读书,记者观察了一圈,发现大部分人都有戴口罩,但也有一些阅读的人未按照规范佩戴口罩。

在黄旗山城市公园,由于天气好游玩的市民较多,人员较为密集。门口处要出示健康码才能进入。记者看到,大部分游客都佩戴了口罩,只有少部分没戴口罩。
“因为感到比较闷,就将口罩摘了下来,人多的时候还是应该戴上,这样才能做好疫情防控。”肖女士正在公园里休息,当记者问为什么没戴口罩时,她立刻从口袋里拿出口罩戴上。
在公园里戴着小孩散步的吴女士将口罩戴得严严实实的,她表示即便在公园,人流密集时也应该戴好口罩,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也不给他人添麻烦。
在南城街道沙苑菜市场入口处,小喇叭不断地提醒“戴口罩、测体温、扫码打卡。”门口保安告诉记者:“现在疫情有了新状况,没戴口罩不得进入了。”一位进入市场送餐的外卖小哥,主动停下电动单车,向保安出示行程卡,他透过口罩告诉记者:“正确佩戴好口罩,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市场入口张贴“亮绿码、测体温、戴口罩”的标识,保安坐镇,逢进必查,构建一道疫情“防护墙”。进入菜市场,记者看到,许多摊主戴着口罩。不过在不少档口,也有零星客户不戴口罩,或者把口罩拉下来,露出口鼻。但是,听到提醒,大家又会赶紧把口罩遮住口腔。
在南城篁村广场斜对面的美宜多超市,不仅是顾客,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未戴口罩的店员。负责收银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口罩,即使面对戴口罩客户的“提醒”,仍然不戴口罩收银。而在超市内部,记者还看到捡菜员和肉档工作人员全程不戴口罩工作。
在南城旺南市场里,一家餐饮摊位里,一名店员正低头烤肉,他的口罩已经褪到下巴上。在他的身后,另一位店员也没戴口罩。在烤鱼店门口,一名未戴口罩的店员热情地招揽顾客:“要吃烤鱼吗?”
不过,大型商场的防疫措施相对于街边门店而言规范很多。在南城大润发超市门口,使用喇叭播放“请扫码测温”,还有专人检查粤康码、指引顾客扫码打卡、测量体量,没戴口罩的顾客不得进入。“我都会请顾客出示健康码,测温后才能进入商场。”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防控马虎不得,戴好口罩是对自己、家人和社会负责的基本表现。”

记者手记
从我们每个人做起,织牢疫情防控网络
在2月27日的走访中,记者观察到,虽然不少公共场所开始紧起来,开始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市民不佩戴口罩或佩戴口罩不规范的情况,反映出不少市民疫情防控意识不强,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松懈的问题。
新冠疫情是一场考验,考验着社会治理能力,也考验着每个人的责任担当。每一位东莞市民,生活在这座城市,工作在这座城市,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病毒是狡猾的,我们任何一个人的麻痹大意,都可能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在疫情防控上,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一环,每个人都是一道重要的防线。
同时间赛跑,同病毒抗争!医护人员冒着危险,不停歇地奋战,公安民警冒着风吹日晒,在一线维护秩序,社工、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协助开展核酸检测。
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奋战在抗疫的一线,但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可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可以做到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用简单的实际行动去响应这座城市的抗疫行动,用爱和责任守护我们的城市。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好个人防护这个环节,守好个人防护这道防线,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我们积极配合,各尽其责,就能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东莞也一定能战胜疫情。
(来源:东莞日报记者 范德全 周桂清 王骁)